注:为阅读方便,本文按生产公司、型号进行排列,有8416字,图片81张,建议收藏便于查阅。因为日军自己的编号过于复杂,还有不同年代的规则,为了通俗易懂,所以所以编者采取常用编号与代号(机型编号后的英文名称为盟军代号),需要深入的友友能自行查阅对照。
1、G3M (Type 96), Nell (陆基九六式远程轰炸机,日军称呼“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盟军代号“内尔”,1935年首飞)
G3M ,又称九六式陆上攻击机,被日本人用作轻型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和侦察机,1935年,在中国执行了第一次作战任务,从台湾和九州起飞,攻击中国在中国的阵地,成为空战史上第一架跨洋轰炸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其中约200架被转移到菲律宾群岛,并于1941年12月10日在马来亚附近击沉了英国军舰“威尔士亲王”号和“浅水”号,两艘英国军舰的沉没是第一次大型军舰在海上完全通过空中攻击沉没。
从1943年开始,G3M轰炸机大多被降级为非战斗角色,如滑翔拖船、运输或训练飞机,在二战期间,共建造了1048架。
G3M轰炸机主要型号有:11型(G3M2A),最初生产型,安装 金星 3型790马力发动机;21型(G3M2B),安装金星 41型1080马力发动机,机体沿用11型设计;22型(G3M2C),修改了后方机枪塔,机体2侧追加了机枪射击舱;23型(G3M3),最后生产型,安装金星 ] 51型1200马力发动机,机体沿用22型设计。
2、F1M (Type 0),Pete (零式水上观察机,盟军代号“皮特”,1936年首飞)
1936年6月,日本海军F1M型零观测机首次起飞。这是为从海军弹射器上发射而建造的机型,该机型于1941年服役,是日本海军最后一款的双翼飞机设计,共计建造了4架F1M1原型机, 1114架F1M2和F1M2-K生产型号。
F1M的主要任务不是侦察,而是观测军舰火炮炮弹落点,与火炮指挥中心一起校正射击。
3、B5M(Type97) ,Mabel (九七式舰上攻击机六一型,盟军代号“梅布尔”,1937年首飞)
B5M,又称九七式舰上攻击机六一型,是三菱为了响应1935年海军对新型舰载攻击机要求而设计的,尽管最终中岛的B5N设计胜出,但B5M也被采用,作为中岛获胜设计的后备产品投入生产(B5N正式称呼为九七式舰上攻击机)。
B5M 于1937年首飞,同年晚些时候进入中国战场,在太平洋战争早期,主要部署在东南亚地区。战争快结束时,B5M主要用作教练机,而一些则用于特殊攻击自杀任务。在生产周期内,共建造了125架B5M和145架B5M1。
G4M,又称一式陆地攻击机,是日本海军为了替换G3M提出的设计型号,虽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提出加大飞机的尺寸,但是日本海军的固执导致该机型存在不少隐患。
1941年5月,G4M在中国东南部执行了第一次任务,,并与G3M一起击沉了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浅水号战列巡洋舰。
G4M虽然加强了机载防御武器,但是在低空执行鱼雷攻击任务时,极易受到盟军飞机的拦截,由于其油箱没有采取自密封保护,因此很容易被盟军飞行击毁,由此获得了盟军飞行员所取的 “一枪打火机”绰号。但是,当其在高空执行水平轰炸机任务时,很容易地进行攻击并在盟军战斗机到达相同高度之前逃跑。
G4M一直被使用到战争结束,其中部分被改装为可携带樱花特种攻击飞弹的型号,战争期间,共计生产数量为2446架。
1、E8N (Type95),Dave (九五式水上侦察机,盟军代号“戴维”,1934年首飞)
E8N,又称九五式水上侦察机,是中岛E4N的替代品,第一架原型机于1934年3月试飞,1935年10月作为海军95型侦察机1型投入生产。
在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E8N被用作侦察机、火炮观察机,偶尔也被用作俯冲轰炸机。
1941年初,德国海军武官海军中将保罗·温内克从日本购买了一架E8N飞机,这架飞机最终被交付给了辅助巡洋舰猎户座号,使其成为二战中唯一一艘配备日本水上飞机的德国舰艇。
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E8N被认为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爱知E13A和三菱F1M,尽管如此,已生产的E8N仍在服役,主要在后方地区。
1935年至1940年间,共建造了755架飞机,这中间还包括7架原型机,在748架生产型中,700架由中岛建造,48架由川西建造。
B5N,又称九七式舰载攻击机,由中岛公司设计并制造,是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的标准鱼雷轰炸机。
1935年,由日本海军提出鱼雷轰炸机设计规范,中岛公司设计师中村胜治进行设计,并于1937年1月完成首次飞行。
B5N由三名机组人员驾驶:一名飞行员、一名领航员/炮手/观察员和一名无线电操作员/炮手。
B5N第一次参加战斗是在中国战场,通过实际战斗发现该设计在船员保护方面的具有弱点,但是中岛不愿意增加防护装甲,因为这会增加飞机的重量,于是在1939年决定采用性能稍好的改进设计,这样飞行员就有更好的机会躲避敌方飞机的攻击。
1941年12月,B5N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对珍珠港的袭击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美国飞行员发现,这些“凯特”轰炸机比他们使用的“毁灭者”鱼雷轰炸机速度更快、能力更强。随着战争的进行,B5N鱼雷轰炸机也参与了击沉美国约克镇号、列克星敦号和大黄蜂号航母的行动。尽管在太平洋战争的头两年内机型已经落伍,但B5N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担任训练、反潜或国土防御等任务。
B6N,又称天山舰载攻击机,是日本海军为了替换B5N于1939年提出的新设计,要求在不牺牲武器性能的前提下进行更好性能设计结果。
B6N的研制相当成功,但是发动机问题、航母上短途起降导致的升降舵问题造成了很大的生产延误,直到1943年才开始生产,不幸的是,此时日本海军已经损失了能够起降B6N的大型航母,因此这些鱼雷轰炸机从未有机会充分的发挥其作战潜力。
B6N中的绝大多数配置在陆地基地,对战争没做出重大贡献,部分飞机在冲绳用于特殊攻击。
4、G5N Shinzan, Liz (十三式陆上攻击机,日本代号“深山”,盟军代号“丽兹”,1941年首飞)
G5N是二战期间日本海军试图研制的一款四引擎大型轰炸机,由于没经验,采用购买美国D4运输机而后进行仿制的方式,但D4本身就是一款失败的机型,所以最终G5N原型测试时多项指标不合格,仅仅建造6架原型,其中还有四架被改造为运输机,到战争结束时,只剩余两架。
这是海军陆基战斗机“月光”的侦察机型号,具体参数可查询“二战军机大全——日本海军战斗机(一)”,这里不再复述。
中岛C6N是日本海军航空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舰载侦察机。它在当时是日本在战争期间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速度最快的舰载机,盟军代号叫迈特。
7、G8N Renzan, Rita (十八试陆上攻击机,日军代号“连山”,盟军代号“丽塔”,1944年首飞)
虽然中岛前作G5N研制失败,但是日本海军依然保持着四发重型轰炸机的需求,于是中岛吸取前作的经验,于1943年9月接着来进行新型四发轰炸机的研制。
由于尽可能的避免特殊零件和工艺、减少零件总数、缩短和简化了工艺,所以这一次的研发相对顺利,计划于1945年1月开始做原型机交付。
很不幸,在4号原型组装完成时,美军开始对日本进行持续轰炸,1号到3号都在空袭中被毁,唯一可用的4号机还未来得及升空测试,项目就因为生产中心转向战斗机而终止,最终美军在战争结束后俘获了4号机原型,并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进行拆除。
这是日军疯狂计划其中之一的产物,计划研制一款比B29还要庞大的战略轰炸机,用于对美本土的轰炸。
虽然在1944年完成了木制结构模型,但是其超高的造价和美军对日本土空袭导致的生产中心转移,最终项目被终止(就算不被终止,以当时日本的经济条件也凑不出几架这种飞机的生产资金)。
L2D是日本海军鉴于国内运输机缺乏,由三井财阀新成立的昭和飞机工业,然后引进美国道格拉斯的DC-3型运输机仿造的机型。
整个二战期间共计生产486架,到战争结束时,由于是海军主要运输机型,战损过多,只剩下38架。
1938年,日本帝国海军发布了13-SHI规范,以开发能够运载乘客、快递和运输目的的两栖飞机。依据这一些要求,由朝日纲岛领导的设计团队参考1936年购买的Fairchild XA-942B两栖飞机进行设计,最终获得的机型在海军中被称为LXF-1。
L7P1的第一个设计是全金属结构,但后来被放弃,开始建造金属机身,机翼由木头制成,为此日本人还不得不改变机翼的安装方案,将其提升到机身上方,计划安装两台中岛“Kotobuki”41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
尽管第一架L7P1原型机的建造似乎很简单,但进展缓慢,直到1942年2月才完工,这架原型被送到Kasumigar(日本法务省)的第一海军航空兵工厂来测试,由海军飞行员Ito Sukimitsu驾驶,虽然测试结果通过,但是海军对L7P1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最终军方拒绝采用L7P1。
B4Y,又称九六式舰载攻击机,是应1932年和1934年日本海军对新型鱼雷轰炸机的要求,由川崎三惠在日本横须贺第一海军航空技术兵工厂设计的机型,计划取代老化的B3Y。
B4Y新型双翼飞机具有金属结构和混合金属织物蒙皮,由三名机组人员驾驶,飞行员在开放式前驾驶舱,领航员和无线电操作员/炮手在封闭式后驾驶舱。
横须贺海军兵工厂生产出前五架原型机后,后续生产交给了中岛(1937年至1938年间建造了37架)、名古屋的三菱(1937年和1938年间建造的135架)和广岛第11海军航空兵工厂(1938年建造的28架)。
B4Y总共建造了205架飞机,分别被装备在赤城号、凤翔号、加贺号、龙骧号、苍龙号和云鹰号航母上,以及陆基第13和第15航空队,在中日战争的最初阶段,B4Y1双翼飞机于1937年12月12日在中国南京击沉美国帕奈号内河炮舰。
B4Y一直是日本海军的主要舰载鱼雷轰炸机,直到1940年被B5N所取代,1940年至1943年间,除了留在凤翔号和云鹰号上的飞机外,其余大部分被降级为教练机,在航母船上的机组参加了中途岛战役。
2、E14Y(Type0),Glen (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日军简称“零式小型水侦”,盟军代号“格伦”,1939年首飞)
E14Y,又称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由横须贺空技厂在九六式基础上研发的机型,被设计成装备在潜艇上的侦察机型,主要装备型号为巡潜甲型的潜艇(巡潜乙型也有少量装备)。
E14Y原型于1939年首次飞行,并于1941年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主要在斐济群岛和千岛群岛附近海域活动,在1942年,由藤田信夫驾驶的一架E14Y从伊25号潜艇出发,袭击了位于俄勒冈州的森林,由于当时林地潮湿,并没有引起大火,这是第一次也是二战期间唯一一次在美国大陆投下炸弹的日本飞机。
3、D4Y Suisei, Judy (彗星舰载俯冲轰炸机,日军简称“彗星舰上爆击机”,盟军代号“朱迪”,1940年首飞)
D4Y ,又称彗星舰上爆击机,是日本海军模仿德国He 118俯冲轰炸机的设计机型,计划用于取代爱知的D3A。
横须贺空技厂于1938年开始研发,1940年12月完成第一次首飞,但是在随后测试中发现,机翼不够坚固,不能承受俯冲时带来的应力,于是生产的初期型号飞机只能用于侦察任务(D4Y1),1943年3月,机型结构问题得到了解决,于是将设计交给了爱知公司做生产。
D4Y为满足远航程,没安装自密封油箱和太多的装甲防护板,这导致其一旦被击中,很容易起火,虽然有这几个隐患,但是由于其机身纤薄,很容易在水平或俯冲时达到最大速度,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优于当时美军装备的SB2C“地狱俯冲者”。
D4Y是设计用于大型航母的,在中途岛战役失利后,有些飞机不得不部署到小型航母上,这就带来起降甲板过短的问题,最终只能用弹射器进行起飞。
D4Y的其它应用还有被改装为夜间战斗机的,最后一种改装是D4Y4 model 43型单座特种攻击机,可携带一枚800公斤的航弹,然后在机身下安装有3枚助推火箭,在俯冲时能够达到560公里/小时的速度,是其它日本飞机所达不到的。
4、P1Y Ginga, Frances (银河陆基轻型轰炸机,日军简称“陆上爆击机-银河”,盟军代号“弗朗西斯”,1943年首飞)
P1Y ,又称银河陆基轻型轰炸机,是1940年横须贺空技厂根据日本海军要求而开发的机型,计划替换一式陆上攻击机(G4M)。
P1Y具备水平和俯冲两种攻击方式,而且吸取前面机型经验,不但有远距航程,还具有较高航速,常见不注重飞行员防护的问题也在这里获得加强,在俯冲攻击方式上,增加了机翼强度,使其俯冲时能进行高速俯冲。
满足所有海军要求的P1Y原型终于在1943年完成试飞,但是由于配备的发动机故障不断,提供数量不足,所以飞机产量始终没获得提升。
P1Y除了产量问题,还有飞行员素质也在制约着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即便如此,驾驶该型飞机的飞行员依然在九州附近重伤了美国埃塞克斯级富兰克林号航母,在台湾海峡击沉了美国克里夫兰级休斯顿号轻巡洋舰(注:这里应该是原维克斯堡号,于1942年10月更名,原休斯顿号是北安普顿级重巡洋舰,在1942年3月1日巽他海峡被鱼雷击沉)。
战争结束后,P1Y只剩余182架飞机,大部分都遭到拆解,只剩下一架放置于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
P1Y战后被美军研究后指出,其是二战期间日本海军投入实战中最好的轰炸机型号,同时在航程、性能、操控上也超过盟军同类轰炸机,在速度和载弹量方面也不亚于盟军最新型轰炸机。
这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疯狂产物之一,说是特种飞弹,实际就是人控炸弹,头部装有1.2吨,采用火箭推进,由轰炸机携带,到达目标36公里处即可投放,然后由坐在驾驶舱的人员操控飞弹以540公里/小时的速度冲向目标。
MXY-7研制成功后,有多种衍生型号,主要有配备热喷射引擎的22型及改良33型、可以用潜艇发射的43A型、能够使用导弹弹射器发射的43B型、教练K型、可以拖曳的53型。
除11型外,其余衍生型号均未投入实战,11型也并非像想象那样取得重大成果。
编者:海军面对的对手要比陆军强大得多,所以海军的飞机型号研发远比陆军走得更前,只是因为到战争中后期,盟军的空袭抑制了其生产,否则还不知道盟军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攻到日本本土。
*我是头条“爱写文的蒲公英”,喜欢用最简单方式分享知识,喜欢文章就请关注我,以便收到第一手的军事武器知识*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大风预警:“康妮”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福建、台湾岛沿海等地将有阵风9级
中央气象台10月30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21号台风“康妮”已于今天(30日)早晨由强台风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台湾省台东市东南方向约5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19.0度、东经125.
北京时间10月28日夜间,iOS 18.1正式版发布,这次是iOS 18之后最重磅的升级。在所有更新里,最受苹果用户们关注的无疑就是“通话录音”了。
来源:央视网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10月25日重审一审宣判。此次重审,被拐儿童人数从11人增至17人。怎么样看待这起案件的复杂性和法律影响?打击拐卖儿童,公安机关取得了哪些新成果,又面临哪些新情况?
10月29日突传噩耗知名主持人顾国宁病逝消息传出他的同学、朋友们都发文悼念顾国宁197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顾国宁曾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的主播,他是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亚军,曾担任两届CCTV“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 霜降节气,正值庐山秋梧醉染时,牯岭山城风动云涌,出现“磅礴云海入画卷,梧桐叶黄知秋来”诗画美景。只见小天池瀑布云流挂崖倾泻数百米,九江上空云涛如大江奔流,苍茫远山含黛,轻纱薄雾拂过,如琴湖波光潋滟,掩映在湖光山色中,分外迷人。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哦。文柯儿编辑柯儿前言“土里挖宝藏,河里捞人命?”2002年,一位母亲报警称,自家的儿子和媳妇不见了,他们出去度蜜月天天都会给家里报平安,却突然消失联系不上了。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无数群众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生命,据灾后数据统计,共有8万人遇难,繁华的都市更是一瞬间变成废墟。